中劳网陈黎晖----HR站在互联网面前的思考
陈黎晖表示作为一个新时代,任何人、任何企业都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逆流而动,否则就抓不住新机遇,或者被时代所淘汰。他进一步说道:
从HR从业者到参与经营一家围绕HR专题的互联网公司,我对于传统概念的HR管理有着几许丝困惑,我们不妨一起追溯新环境下HR管理的本质,用联想“复盘”的方法思考下面的几个问题:
HR在企业中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企业为什么要存在HR这个职能部门?
HR的客户是谁?服务于谁?产生于什么样的价值?
HR到底是做什么的?
一、HR管理的核心是“花80%时间找人”。只要到互联网企业去看看,他们HR管理的核心就找最好的人,最聪明的人,最有创意的人。
二、去职位化。企业过去5个层级,6个层级,在互联网企业变成了2个层级,最多3个层级,组织越来越偏平化。出现了“倒三角”、网状组织。
三、去权威管理。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里产生各种意见的声音,其影响力可能不再是来自企业高管,可能是“意见领袖”的。特别是在80后、90后身上,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大家已经不再诉求所谓的威权渠道。当然,这种群体性作用可以是正能量,企业遇到某一个问题,通过和大家一起集思广益,就能集中解决企业问题。
四、去企业忠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过分要求员工对企业忠诚,是去人才私有化,去企业忠诚、去员工忠诚;只要对专业忠诚,对职业忠诚是追求“不求人才为我所有、只求人才为我所用”,从“以人为本”到“以用为本”。互联网时代的人才是忠诚于客户价值,忠诚于自身的职业,忠诚于自身的专业,不再简单地忠诚于企业。他所需要的是客户忠诚,把企业当成一个客户,用他的专业能力为这个企业提供服务,是以客户为本。
五、去中心化。我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HR价值网时代,进入了新四化,归核化、流程化、价值化、平台化,最终形成网络,就是开始跨越边界,HR价值贡献,开始不再是上下左右,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为企业的战略、经营服务,是全方位的创造HR的价值。我所讲的归核化,就是讲HR的核心的使命更重要是在战略层面,但应对事务层面上的的确确要去中心化。
六、施行“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今天,企业能不能真正转型升级的就在于人力资本是不是能像物质资本、资金资本一样,能够有平等的话语权,平等的交易权。平等的话语权、平等的交易权的体现,正是出现这种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为什么阿里巴巴、京东去美国上市,因为美国的资本市场承认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因为人力资本和货币资本处在一种上述两种关系中。在中国,我们还有一个转型期,但是互联网已经使得我们缩小了跟美国、跟世界的差距,我们许多互联网企业能够一步跨到人力资本合伙人的新的体系,从这些变化上来讲,会对HR管理带着全新的影响和冲击。
七、坚持“一流人才、一流待遇、一流贡献”。过去老板经常提一个理念,叫用三流的工资待遇,去获取二流的人才,然后让他们做出一流的贡献。只有在人口红利时代才能够做到这一点,现在面对一大堆聪明人、一流人才,老板还玩这种招数,是失效的。这种思维不适宜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时代一定是一流待遇,一流人才,一流贡献。
八、依靠价值信仰自我管理。优秀人才本身就有很强的驱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并以此设定管理方式,和信任的方式。很多互联网公司的建立是基于使命感,基于信仰,当员工对公司的产品有信仰,管理就变得简单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他的团队里面都是一些已经衣食无忧的人,所以这批人才可以靠信念聚在一起。某知名互联网公司不设立考核指标,大家都在拼命干,他们七个合伙人,全是老板,可能过去做的是小事业,现在大家之所以能合在一起,想干出大事业,不存在为五斗米折腰,所以这批人可以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同时,这批合伙人,都在人力资本上实现了自身价值。我个人认为,考验的指标是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真正上市了以后,也可能公司上市以后,这七个人就散伙了。
九、与客户交朋友,把客户当员工。我们应该学习学习海底捞。就是把“与客户交朋友”变成一种文化,变成一种全员行为,给一线赋予权力。很多互联网公司就是靠粉丝的传统,把粉丝当朋友当员工,淡化与客户之间的界限。
十、透明的利益分享机制。要和员工一起分享利益,尽可能多的分享利益。有足够的回报,一是工资上体现,第二是在期权上有很大的上升空间,而且每年公司会有一些内部回购,第三团队有很强的满足感,上千万计的粉丝用户在积极推崇他们,增加了荣誉感,第四是让粉丝(用户)参与创新和设计,对粉丝的创新进行命名,对粉丝的设计进行命名,就等于把社会的人力资本资源整合到了企业,一千万的粉丝的智慧就变成了企业的HR。
陈黎晖先生作为企业管理专家,创业导师,投资人从事十四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薪酬管理、招聘管理、劳动关系、培训开发、企业运营、商业模式设计、股权激励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他表示他所提出的观点只是自己的几个探讨的方向,希望有机会能与相关人士深入交流,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基于互联互通技术的时代,基于客户价值和人权主权的时代,这样一个有机生命相互依托的生态圈时代,这些HR管理者(从业者)的挑战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