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周观察】职业培训行业该如何转型
当前页面 > 首页 > 行业资讯
【产经周观察】职业培训行业该如何转型
时间:2014-09-04  来源:

    上月,国家取消了房地产经纪人、注册税务师等11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而在830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联组会议上,人社部负责人表示,到明年将基本完成取消职业资格许可事项的工作,无法律依据职业资格许可将全面取消,其中包括各行业部门、全国性的行业协会、学会自行设置的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许可。

  我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始于1995年,最初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职业技能,将一些行业的操作流程专业化、职业化。但是,许多机构,例如各类行业协会,也瞅准了背后存在的商机,开始对本行业内职业技能进行“颁证”,而很多培训机构也借机生财。

  培训机构与颁证机构采取合作办学、“官方”认证等各种模式,形成了职业资格考试产业链,培训费、教材费、考试报名费、证书费“一条龙”收费。对于职场人士来说,不参加培训,意味着自己难获职业资格,参加培训,则花费不菲。

  目前全国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有1000多种,几乎覆盖到各行各业。而职业“考证”人群之庞大超乎人们想象,仅山东一省,从1995年到2013年年底,共有741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据测算,我国职业培训市场规模高达3000亿元,在这一市场背后,则是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培训机构。

  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共有非学历类资格培训和岗位培训结业生2531万,注册生1983万,其中大部分学生学习于“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在非学历教育领域,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资格培训和岗位培训注册生是中等职业院校此类学生的近3.5倍。

  事实上,参加职业培训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并非没有必要,因为学校教授的学术技能与职场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更何况即便是在职场搏杀多年的“老人”,也有参加培训、适应行业新变化的必要。这也是职业培训行业存在的必要性。

  但问题是,以往的职业培训行业培训模式,过多注重于传授“考证”的应试技能,忽略了对参培人员职业能力的培养,甚至为了提高通过率,与颁证机构结成同盟。还有一些颁证机构,自行开办培训机构,“自培自颁”,从中渔利。

  而一旦无法律依据职业资格许可将被全面取消,职场人的“考证”需求不复存在,这些职业培训机构的生存将面临巨大挑战,整个职业培训行业也将面临重新洗牌。与此同时,职业培训行业的一些衍生产品,如考证教辅书等,也将失去市场。

  换言之,2015年将是职业培训机构的“大限之日”,留给这一行业的时间已经不多。如果不立即着手进行转型,恐面临关门之虞。

  其实,职业培训机构与普通学校主要的不同之处,就是其应着重于培养参培人员的实际职业技能,而非应考技能。而职业培训机构在培训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本不该是其与行业协会的关系亲近与否,而是其能否通过更好的传授方式,让不同知识背景的参培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幅度地提升自己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

  因此,2015年取消“考证”,并不意味着职业培训行业就此消亡,反而意味着这一行业将在转型中“浴火”迎来新生。随着人才市场对成熟的技能型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大,能够转型成功,把培训模式从“考场”成功转回“职场”的培训机构,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