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检验与技术创新推动P2P发展
当前页面 > 首页 > 行业资讯
市场检验与技术创新推动P2P发展
时间:2014-08-04  来源:

    P2P模式与普惠金融的发展

  中国的P2P实践从八年多前开始,当时还没有提出小微的概念,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则处于更早期。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之下,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参加职业培训的资金问题,以及城市全职、兼职小微企业主创业的资金问题,P2P诞生了。客观上来讲,资金来自于个人这样的P2P方式,推动了中国的普惠金融发展——类似前述小额的资金需求,如果等待传统金融机构的资金,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由于P2P模式的尝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这一市场。P2P这样的模式能够让6000多万全职小微、更多的兼职小微,以及几亿活跃农户,有机会获得正规、专业的金融服务。这是P2P理念上的创新,也是中国普惠金融推动的成果。大家关注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有来自市场的印证,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创新过程中出现争议是好事,能够促进整个行业越来越干净和透明。

  过去认为小微和农户没有被覆盖是银行的责任,但我们并不完全这样认为。其实我们很难期待一类或者一家机构可以覆盖从十亿、百亿规模的贷款到几千、几万的小额贷款,这是不现实的。就像餐馆一样,要么因川菜出名,要么是粤菜出彩,很难各种菜系都做得好。同理,建立多层次金融体系,不能要求银行什么都做,反而应该鼓励不同机构以不同模式,用不同产品和服务去解决不同客户群的不同需求,而不是对银行等金融机构求全责备。

  P2P模式:线上or线下?

  几年前,对于P2P到底是不是纯互联网的现象,存在较大争议。一些声音认为,P2P只能是一个互联网现象,比如Lending Club就是互联网上的P2P。然后,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市场的检验,中国的P2P应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这已经成为行业之中较为成熟和主流的认识。中国的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小数据和基础数据都还很不健全。美国有三大征信局及许多小型征信局,中国的数据非常匮乏。我们早年在服务大学毕业生时,几乎得不到任何相关信用数据,于是我们就只能通过申请人的党员团员身份及爱心献血经历等考察借款人是否拥有良好的还款意愿。现在,我们已经服务了近200万客户,积累了很多数据,再加上大数据,使数据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大大提升。

  在线上线下结合模式中,数据的积累、获取和评估需要线下去完成,这是一个虚拟体系与实体体系相结合的过程。其实Lending Club无论是在客户获取,还是在客户服务、风险控制、交易达成方面,也采取的是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类似的争议和质疑现在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大家达成了共识。

  另一个比较有争议的问题是P2P模式中的债权转让模式,其作为一个合法合规,利国利民的模式,在P2P发展早期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我们曾尝试利用互联网做远程的电子签约,但是不具备电子签名技术。如果借贷合同没有效力,就没有开展服务的基础,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用合法合规、但略显笨拙的债权转让模式,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签名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越来越完善,技术难题得以解决。以宜信平台为例,采用电子签名这种高效便利方式的业务已经占了一大半,而且今后的比例会越来越大。这也是科技推动金融创新的例子。

  这些伴随行业发展而产生的争议会随着时间推移、技术进步和市场的选择逐渐得出结论。当然,以后还会有新的争论出现,需要大家一起去形成创新之中的行业最佳实践,通过市场检验来解决问题。

  技术创新推动P2P风险管理的完善

  过去几年,对于P2P行业一个非常着力的推动点就是技术创新,特别是大数据技术,以及在风险控制和客户画像方面的创新。例如,宜信和电商平台合作,平台上的电商把交易信息授权提供出来,在结合其提供的社交网络和个人基本信息的情形下,我们的系统一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风控,这样就可以及时满足小微的资金需求。另外,为了替代征信报告,可以请客户授权,将其一部分信用卡相关的消费信息提供给我们的系统,再结合社交网络信息,通过我们的评分模型及大数据技术,一分钟就能够完成信贷决策。类似这样的技术一直在不遗余力地推动P2P发展,力求扎扎实实地在信用环境相对落后的中国做好普惠金融

  经过在信贷审核、风险控制过程中八年多的经验积累,我们形成了300多条反欺诈逻辑。以刚才的例子来说,为什么在中国获取和评估数据的成本较高呢?我们要求借款申请人自行提交信用报告,过去,我们的信贷专家用手摸就能摸出作假的信用报告的纸,但是现在伪劣报告的用纸都与央行征信中心的一样,这就需要我们用更高一筹的方法来反欺诈。在有了反欺诈逻辑之后,更多的欺诈现象将会被屏蔽在门外,同时我们还在大力地在行业之中分享欺诈信息的黑名单,使有欺诈记录的个人和机构不能进入P2P体系。随着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P2P的模式成本将不断下降。

  过去八年,P2P模式紧紧围绕“发展普惠金融、服务小微、补充现行金融服务体系尚未覆盖之处”的宗旨不断发展着。在此过程中,随着科技的进步,P2P模式、债权转让模式、还款风险金模式以及各种各样阶段性的模式,都会随着市场检验和更多的技术创新,不断得以优化。今后在客户画像、风险识别和风险防控方面,P2P模式也会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