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当前页面 > 首页 > 行业资讯
接轨国际职业教育 打造现代技工体系
时间:2014-07-27  来源:

[导读]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 广东省开始加快完善 “政府主导、 行业参与、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 的技工教育格局。 到2017年, 广东省将基本建立办学理念先进、 办学模式多样、体制机制灵活、 体系结构合理、 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 与高质量就业相适应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本报记者王程 孙兴伟 王辉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 广东省开始加快完善 “政府主导、 行业参与、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 的技工教育格局。 到2017年, 广东省将基本建立办学理念先进、 办学模式多样、 体制机制灵活、 体系结构合理、 与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相匹配、 与高质量就业相适应的具有国际水平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
   
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沙角A电厂,这些年来创造了一系列奇迹: 累计发电1795亿千瓦时, 安全运行3945天……
  
“这多亏了企业里有一批技能人才。”分析奇迹产生的原因, 沙角A电厂副厂长黄又根如是表示。 通过技术革新和技能提升, 这些技能人才每人每年可为企业节约成本20万—30万元。
   
技能人才能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企业自然对职工技能培训不遗余力。黄又根介绍, 作为获得全国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的单位,沙角A电厂近年来每年都投入300万—400万元用于职工的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
   
强大的技术团队, 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安全运行。 黄又根告诉记者,虽然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的东莞市虎门镇, 辖区企业用电需求强烈, 但这些年来无论暴雨雷电还是台风冰雹, 都没有出现过一次停电现象。
   
沙角A电厂把电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企业,这里生产的产品也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
   
然而, 同样的地方, 历史和今天却有两般不同的景象。 历史上,英国人在这里向中国输送鸦片;而今天, 中国人在这里向全世界输出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
   
虎门, 见证了中国那段积贫积弱、 备受欺凌的悲怆历史; 虎门,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后大国崛起、技能强国的中国力量。
   
大国崛起 技能强国
  

 拥有世界工厂美誉的东莞,除了大朗的毛织产业, 还有虎门的服装、 厚街的家具、 石碣的电子、 长安的模具产业……单是一个石碣镇生产的电子零配件, 就有8种产品的产量排名世界第一。
   
近年来,民工荒、技工荒频频在东莞出现。尤其经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东莞市开始思考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经过一番缜密分析,东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经济“腾笼换鸟”战略,并投资21亿元大力发展技工教育、培育高技能人才。
   
“这是东莞的正能量!” 当中国就业促进会副会长、 北京大学中国职业研究所所长陈宇看到记者微信中发布的德国BBW学习型工厂在东莞技师学院挂牌的照片时, 如是进行点评。
 
 “鸦片战争时, 虎门炮台最好的两门炮是德国制造的, 可当时就是没打响。” 有东莞人半开玩笑地问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职业教育学院教授豪奇这个问题时, 豪奇也不失幽默地回答: 这很有可能是士兵培训没到位。
   
的确, 德国制造和德国的职业教育举世认可。 当投资21个亿的东莞职教城决定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时,如何将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实现本土化, 如何让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真正落地,很多人还是有怀疑的目光。
   
东莞技师学院院长刘海光正在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在东莞市政府的鼎力支持下,他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联手德国职业教育部门先后成立了德国手工业协会培训鉴定中心(中国总部)、 德国工商联合会培训鉴定中心 (中国总部)、 德国BBW职教集团学习型工厂与培训中心(中国总部)。 同时, 还与英国知名学府沃索学院及英国Asfi行业技术认证中心联合创立了东莞认证中心,这是其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有颁证资格的行业技术认证中心。
    2014
324日,首届中德合作班在东莞市技师学院职教城校区如期开学。这标志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东莞落地生根。从此,东莞有了以德国标准培养世界领先的高技能人才的能力。

 东君凭雨润红姿,开遍南国此一枝

   
东莞技师学院只是广东技工教育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这些年来,广东省的技工教育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目前, 广东共有技工院校243所,其中技师学院31所、高级技校46所、国家级重点技校61所。2013年, 全省技工院校招生27.3万人,共设立覆盖约20个行业的近400个专业,在校生达到87.6万人。
   
这些年来,广东省技工院校招生总数占全国的20.49%, 稳居全国首位;在校生人数占全国22.6%,位居全国首位;校均有学生3605人,位居全国首位;应届生就业率98%,位居全国首位;教研成果一等奖占全国55.6%,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年来,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总量为31.4万人,位居全国第一;技工院校年培训40万人次,位居全国第一;技能鉴定人数为176万人,位居全国第一;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牌总数占全国50%,奖牌数位居全国第一。
   
这些年来,广东省在全国首创智力扶贫工程,在全国首创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模式,在全国首创校企双制办学制度……
    
校企双制 不设 “口水专业”

  “德国宝马汽车企业把价值几十万元、上百万元的汽车送给广州交通技师学院,送给我们的学生实习用,就是看中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有真才实学。”广州市人社局副局长何士林说,广州的技工院校坚守的底线与原则,就是要让学生能实打实地学到真本领,绝对不设夸夸其谈、误人子弟的“口水专业”。
   
“在高校录取的时候,当一些朋友问我们是本A还是本B的时候,我们会自豪地告诉他们,我们是本C的。” 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选手、留任广州工贸技师学院的冼星文幽默地告诉记者,本C的广州话谐音就是本事。
   
学生靠本事吃饭,学校靠真功夫办学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主动找上门来招聘学生、合作办学的企业络绎不绝。
   
“德国西门子公司投资3000多万元,和我们建成了华南地区最大的西门子自动化技术联合实训示范基地。”冯为远说。根据“校企双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双方制定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并编写了7本工作页和9本工学一体化教材,培养了机电一体化学生1000多人,打造了学校的品牌专业。
   
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院校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广东省充分发挥了院校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 “校企双制” 办学制度。
   
通过招生即招工的全日制双制培养和招工即招生的在职双制培训,广东省共培养高技能人才5.9万人,培训在职员工8万余人次;30所试点院校在168家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5个, 共建生产实训中心75个;协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 工艺改进44项。
   
深圳技师学院与世界500强企业蒂森电梯公司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共同制订详细的招工招生计划。在3年的教学计划中, 有18门课程(近50%课时)由蒂森公司专家授课并提供教材。同时,计划中有两周的企业现场教学和一个学期的企业生产实习,由企业提供教学课题、教学场地及师资。
   
深圳技师学院院长黎德良告诉记者,这种模式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捧。深圳技师学院2013年高中起点考生录取1522人,其中达到专科录取线以上的有944人,占录取总数的62%
   
同时,深圳技师学院还通过“校企双制”,在企业设立技师工作站,与企业合作培养技师。物流技师班的刘琪同学在UPS技师工作站完成的课题成果被企业采用,年直接经济效益超1200万美元;以首饰设计专业预备技师班汪茜同学为首的设计师团队开发设计的“烤彩”系列珠宝首饰产品成功申请国家专利,产品投放市场后十分畅销,为企业创造了3000多万元的产值。
   
搭建平台 校园对接产业园

  招工难,招熟手技工更难;招技工难,稳定员工更难;稳定员工难,提升员工素质更难。当前,广东省诸多产业园区企业正遭遇这样的困境。

  为促进这一问题尽快解决,广东省委、省政府创造性地提出建设36个省级产业转移园区,通过积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及创新转出地、转入地政府间的合作机制,引导珠三角产业向粤东西北转移,促进中心与外围互动发展,助推欠发达地区跨越发展、赶超发展。
   
201210月开展校园对接产业园工作以来,广东省已有21个市的人社局和82所技工院校,与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262家企业对接,共达成1880项对接合作意向。
   
与此同时,广东省技工院校紧紧瞄准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围绕广东省出台的《关于鼓励和支持我省大型骨干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的指导意见》,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企业共建生产实训中心、实行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和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革新、工艺改进等深度合作形式,将教学和生产实践、科研紧密融合,“零距离”实现从学生到现代产业工人身份的转变,加快培养与现代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一流技工队伍。
    2010
年以来,广东省共有38所技工院校与113家大型骨干企业开展了对接合作,占全省155家大型骨干企业的73%;为这些企业优先输送毕业生3.89万人,培训在职员工8万余人次,与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生产实训中心260个。
   
春江水暖鸭先知。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数量、类型、层次的需求,谁最清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遨游的一家家企业,无疑有着最敏感的反应。职业教育尤其是技工教育要培养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各类技能人才,就必须紧贴企业,通过多形式的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与市场 “零距离”。与经济转型升级频率同步,号准经济发展之脉,才能在支撑一家家企业完成转型升级的同时,也锻造出一批批高级技能人才。
   
在技工教育方面,广东无疑正在进行着卓有成效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