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上医治未病,下医治已病。”
近日,全市劳动关系风险预警系统建设现场会在石龙镇举行,石龙企业风险预警应急系统运行后,石龙因劳资纠纷引起的30人以上突发事件从2010年的22宗下降至2011年的6宗,2012年上半年为2宗,广受好评。
不是童话也不是传说,在目前国内缺乏劳动关系有效预警手段的现实背景下,东莞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探索出了一条新路。这一系统或许有望成为东莞“劳动关系和谐的温度计”,为劳资双方利益均实现最大化破解迷局。
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恩格斯说过:“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是我们全部现代社会劳动关系所围绕旋转的轴心。”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中国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价值,而忽略了劳动者个体的权利。但在社会人文关怀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已开始对劳动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审视。
作为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劳动者,并不仅仅是工作的机器,他们还应该有尊严和权利;在他们为生活奔忙、为赚取报酬付出大量时间辛苦工作的同时,也应该有权利获得健康保障和未来预期,有时间享受家人的温暖和社会的赞许。
在政策层面,我们并不缺乏相关保障。从8小时工作制、带薪休假制、协调工资制,再到工间休息制,一个又一个的新概念让我们看到了进步。但概念进步并不代表实质进步。
由于庞大的就业人群依赖于买方市场,违背公司规定就意味着薪水的丧失和职业前景的灰暗,使得很多劳动权利保障条款只是“纸上的权利”,员工更多时候是把不满和牢骚悄悄吞进心里。
但就像温水煮青蛙,劳资矛盾积蓄太多太久就有可能集中爆发,部分地区甚至演变为激烈的冲突,如富士康员工“N连跳”、本田南海工厂罢工……
从表面上看,员工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导火索是薪酬待遇和职业压力,实质上却暴露了企业普遍缺乏预警机制和有效的解决方案。目前对劳动关系的处理,往往还处在出现问题或发生危机之后如何及时应对、处理上,但社会影响已经呈现,还需付出巨大的经济代价。
那有没有办法进行事前预警?
石龙这套企业风险预警应急系统,就是利用信息化优势,在日常的工作状态中捕捉各单位劳资关系动态的蛛丝马迹,并进行更深层的跟进、了解、判断,防患于未然。如在对用人单位工资监控的基础上,还拓展到租金、水电费、社保费、税费、警情访情等10项信息监控,较全面地把握用人单位劳资关系的脉络与张力。
需要指出的是,在全市推广这套系统过程中,应对该系统是否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能否实施大范围操作进行科学的论证和尝试;此外,该系统各项评价指标设置是否合理、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是否科学、评价结果是否直观等问题,均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积极探索新的、更具合理性的突破点。
劳动关系的核心是人。我们可以设计一套严密的系统来预设劳动关系评价与预警的轨道,但却列举不了现实中的所有可能,我们依然需要直抵内心的责任与信念,在捍卫劳动权利的路上永远奋斗。
因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决不是孤立的用工单位的行为,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社会责任和氛围。
-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