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会计理论界思想的交锋,这是一次对过去一年会计理论界研究成果的展示,这是一场高校会计专家们共襄的盛会。然而,在这次学术研讨中,关于实务工作中涉及到的相关会计问题却不绝于耳,关于应用会计理论深入理解和剖析实务问题的诸多研究,带给我们更为有价值的信息和不一样的视野。近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年会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囊括了老中青三代的200位会计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应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
新会计准则实施已有5年,然而,公允价值始终是闪光灯下业界与学界关注的焦点。
据统计,在我国发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包括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17项具体准则涉及到了公允价值,占总共30个会计要素计量准则的57%。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毛洪涛表示,会计准则的实施和深入应用远远比准则本身更为重要,如何使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在中国得到有效的应用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人们应用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性,甚至有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计量模式。
为了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的应用现状以及经济后果,西南财经大学与四川省财政厅会计处组成了“新会计准则实施机制研究”课题小组,通过调查问卷和年报数据分析的方法,对公允价值在四川省上市公司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
毛洪涛介绍说,在分析四川上市公司财务数据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公允价值计量已经被重视起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上市公司疑惑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不知如何取数,对准则的部分相关规定感到难以理解,无法付诸实践。
在调查问卷和访谈过程中,问卷调查对象是四川省80家上市公司,发出问卷80份,回收57份,回收率达到71.25%。在此过程中发现,有部分上市公司因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而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检查,但没有一家因此受到处罚,这也说明职能部门在监督过程中存在困难。
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78.9%的企业认为有必要在现阶段建立专门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而对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披露问题,上市公司存在意见分歧:超过61%的上市公司认为有必要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中进行表内披露,但也有35.1%的企业认为不太必要。
另外,虽然存在比较认可的公允价值获取途径和获取方式,但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96.5%)都认为我国公允价值相关信息难以获取。
对此,毛洪涛表示,公允价值相关信息不易获取是限制上市公司应用公允价值计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公允价值信息的可靠程度更多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的高低,这在无形中提高了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增加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压力。
另外,在此次问卷调查中还发现四川省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计量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不强烈,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企业未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适度的盈余管理。毛洪涛介绍说,从2009年和2010年两年的数据来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四川省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非常有限,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占净利润的比例均不到1%。
我国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已经走出认识的盲区,但仍在探索有效计量的方法和应用的合理性。对此,毛洪涛建议说,希望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应用指南,加强监管力度来完善披露的模式和要求。同时,从企业自身角度来说,也要强化内部管理,对会计人员进行专门的公允价值知识培训,建立、健全公允价值计量的内部控制制度,以方便企业扩展并适度应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趋同提高了会计信息透明度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而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为建立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和提升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会计准则的重要性更是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正是在此背景下,我国发布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那么,经过几年的实施,会计准则的改革与变化是否真正提升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薛玉莲和张肖飞以A+H股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构建会计准则趋同指数,研究了会计准则趋同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
“会计信息透明度对股票市场透明度而言非常重要,高透明度的会计信息可以降低资本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的预期风险,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和理性决策,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借助会计透明度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财务列报的可靠性,化解某些模糊数字,更好地帮助财务报告使用者进行决策。”薛玉莲表示。
在通过盈余激进度、盈余平滑度、综合会计透明度等指标对会计信息透明的分析中,薛玉莲表示,我国会计准则的趋同不仅是形式上的趋同,更是实质上的趋同,会计准则的实施确实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而且,这一点比较显著。
“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会对中国企业产生积极影响,各级管理和决策主体可以利用透明度较高的会计信息促进企业的转型改制,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促使企业资产重组,这将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升级。”薛玉莲表示。
但同时,在研究中,薛玉莲也强烈地感到,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在整体富有成效的前提下,也存在一些问题。“我国证券市场初具规模,上市公司也成为我国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和资本市场投资价值的源泉,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基础制度体系也在逐步地建立和完善中。与此同时,由于固有的制度缺陷和市场环境,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较差,会计信息透明度还比较低,会计信息造假现象仍然存在。”